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4|回复: 3

[综合信息] 遂州八记(系列)——双馆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7: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馆记
  
  文/唐毅
  一
  为一栋或者两栋建筑写一篇文章,这对于我来说,几乎连想都没有想过。但我今天要去的这个地方,建筑的式样的确有些怪怪的,一座长方体建筑屋顶“置放”着一个圆圆的“瓷器”,那就是著名的遂宁宋瓷博物馆。
  还没去博物馆之前,我在电视台一个有关遂宁形象宣传的短片里,便领略到了宋瓷的魅力。数件完美如玉的宋瓷上,一位红衣少女在轻轻舞蹈。这时,我真有些担心,担心那些脆弱的古代文明结晶,会在不经意间碎了!当我的目光随着红衣少女一双美足掠过荧屏,发现她的舞姿柔软而轻盈,这实在是一个不错的艺术片。
  这是一个晴朗的上午,在遂宁市文化局局长王本杰先生的陪同下,我们沿渠河而上。
  渠河清清,顿觉面目清朗,精神为之一振。
  与宋瓷博物馆毗邻的是遂宁市图书馆,图书馆古色古香,似乎更值得写一写。但图书馆门前早已有一座《天上宫迁建记》碑,便出自王先生的手笔。细读碑文,才知道这是清朝后期在遂福建商人筹资所建的一座会馆,于咸丰元年建成,名之“天上宫”。星移斗转,现权为图书馆馆舍。
  天上宫很容易让人想到闻名遐迩的天一阁,因为它们都是藏书的地方。自古以来,读书人就对这样的楼宇怀有一种崇敬之情。但博物馆里的宋瓷对我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我的《双馆记》,可能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里。
  博物馆的馆长看上去很年轻,用一口幽默风趣的四川话为我们解说,从他旁征博引的叙述中,我们感觉到枯躁的历史也有其鲜活的一面,禁不住思绪万千,想象着今天陈列于此的这些器物,十年前还在城郊乡村的泥土里静静地躺着。
  也许,十年前那个偶然的发现,不过是让这些宋瓷换了一个睡姿。但是,当这些无从估价的宋代瓷器,从乡村的土层走到博物馆的陈列架,无异于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便道,让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为之一震。而遂宁这座城市,也因此有了一张像样的“名片”。
  从当年的地方报纸上,我们仍能感受到那种举世皆惊的强劲余波。
  二
  原来的遂宁市博物馆位居闹市,地势狭窄,同中国的大多数市级博物馆一样,文物还是有的,但说分量,或许还不足以让人震惊。
  记得前年冬天,我初到遂宁做客,与几位朋友在一片旧建筑的院子里喝过一次下午茶,那天天气不错,冬日里难得一见的太阳露出了笑脸,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建筑,那就是早先的天上宫,双馆在这被“浓缩”成“一院”,由遂宁市博物馆与市图书馆合用。
  茶香在古建筑里萦绕,我的心情也是出奇地好。可是,不一会儿,就见许多工人走进院子,爬上房顶,开始有条不紊的拆卸椽瓦,经过打听,方知这栋建筑将易地重建,分别建成遂宁宋瓷博物馆和市图书馆。据说,这一遂宁市历届政府多年来想办而未办成的迁建工作,今天终于有望实现了。
  看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一座艺术宫殿的暂时消逝心存歉然。话虽这样说,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再次打量起这栋建筑,太阳已落到房屋的那边,一个下午即将过去。或许,历史常常就是这样被改写的。而我,就像亲眼目睹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演变,看到了一片古老建筑的背影。
  回到家里,我又埋头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偶尔也会想起那片正在拆建的古建筑,想想它建设成什么样子了。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想不到,我会对仅有一面之缘的一片建筑有了一丝牵挂。
  让我诧异不已的是二下遂宁,当城北巍然屹立的双馆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我开始搜索记忆,寻找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影像。
  这是一次关乎文化的寻找,像遂宁市博物馆一样,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该馆所有的考古专家和学者,就一直在一种寻找中开始他们艰难的研究课题。他们或许觉得,除去已有的文物,似乎还缺少一点什么。缺什么呢?就像一个没有答案的谜题,难以破解。
  直到大批宋瓷窖藏惊现遂宁,博物馆终于找到了镇馆之宝,就像一篇文章有了主题、一张白纸有了颜色,一座期待了许多年的博物馆,拥有了它的灵魂。这是一个还算圆满的结果,既有偶然,又有必然。
  三
  还是让我们回到十年前,1991年9月19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成为文化关注的焦点,那就是遂宁城郊的金鱼村。这一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静静的村庄一点也没有给人将有重大发现的先兆。
  村民王世贵正在自己的庄稼地里翻土,他此刻还不知道,他的锄下,今天将掀开一道遂宁历史上崭新的课题――宋瓷研究。只听“嘣”的一声,那是金属与金属相碰的脆响,他弯下腰,发现一根锈迹斑斑的铜条,被他刚才的一锄錾下一处新印,顺着铜条理下去,他一下子惊呆了,一大堆排列有序、形状各异的瓷器呈现眼前,沉睡千年的遂宁宋瓷就这样被发现了。
  文物出土的工作是严密而科学的。市长按捺不住,不愿在办公室苦等消息,驱车赶到发掘现场,在临时架起的白炽灯下,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起出每一件瓷器。
  面对如此之多的出土文物,市长等着鉴定结果,多少双眼睛一齐投向我们的考古工作者。“是宋瓷!”权威的结论出来了,文化界为之一怔,地处四川腹地的遂宁市何以有如此丰富的窖藏?是谁将这些在当时就价值不菲的瓷器如此草草掩埋?
  文物不会说话,但文物本身会留下历史的痕迹,可以供人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就是说,文物是能够说话的。
  有人想到了朝代更替的宋蒙之战。据有关史料介绍,元军入主中原,在遂宁有过一场时间不短的战斗。城池濒危,田舍狼烟四起,大概是一位经营瓷器店的店主为避战乱,匆匆将店里的瓷器就地掩埋,便踏上了逃难之路。可是,战乱之后,此人或许没再回来,是殁于兵祸?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谁也没法回答。但这批珍贵的宋瓷却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农民王世贵举起锄头,轻轻撩开了宋瓷神秘的面纱。
  十年之后,在一次欢迎市外来宾的招待晚宴上,时任中共遂宁市委副书记刘云华先生的一席话,让在座的人惊诧不已。
  据刘先生介绍,在遂宁金鱼村宋瓷窖藏中,有一套青瓷产自浙江省龙泉市,是世间唯一一套保存完好的龙泉青瓷。龙泉市市长林健东先生获悉,立即率领该市有关专家赶赴遂宁,参观后心情颇为复杂。当两市官员谈及这套青瓷时,林先生却问起了遂宁城市有多大?刘先生不明究竟,如实回答:29平方公里。林先生当即表示,龙泉方面愿意再建一座29平方公里的遂宁新城,用以交换那套龙泉青瓷。刘先生只是笑了笑,并未作答。
  当刘先生把这番话转述给我们时,他直说:“遂宁宋瓷,真是价值连城啊!”
  有了宋瓷,博物馆肩负着保存、研究、开发的重任,旧馆拥挤不堪,那就易地重建吧,双馆建设便成为该市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
  其实,对于建筑艺术,我懂得的并不多。而对于瓷器收藏,知道就更少了。我只是把一种直观的印象记录下来,加上自己的感悟,说了这么多。我知道,这在我的写作生活中,是一次冒险。是的,是一次冒险。这就像让一个没生过孩子的妇女,谈做母亲,缺乏一种切身之感。为此,我查阅了大量有关古建和宋瓷的资料。
  有一天,灵感突来,写成《宋瓷》一首:
  
  宋瓷是捎带词意的来客
  谁会不以礼相待
  在博物馆里
  如万众瞩目的星星
  青青的釉光
  让我想起 一双巧手
  
  想必有一位古代女子
  把心事描成了艺术
  不然 许多年后
  我怎能看见
  又一位红衣女子
  在这些器物上舞蹈
  
  宋瓷是家乡的骄傲
  似乎在告诉我
  脆弱或坚硬
  具有同样的辨证法则
  就像宋词
  有时婉约 有时豪放
  
  我一直认为,收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图书馆的书籍和博物馆的宋瓷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么多。就像尘封的历史在这里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作为建筑,一处有关历史的建筑,的确能够让人感觉到它的厚重。
  也许,我们不会比那些古籍和宋瓷更有眼福,作为历史的见证,它们自身又何尝不具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那些早已泛黄的书页,还有千年之后仍晶莹如玉的釉光。我知道,这就是那些令人沉思、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沧桑旧痕,我似乎听到了远逝的时间走过田野的声音。
  当我再次分别走近散发着芬芳古意的书籍和宋瓷,感觉如同在与古人对话,分明看见了他们琐碎的日常生活和细腻的感情寄托。不由想起一句宋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瑙销金兽。”试想,李清照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她的旁边除了一盏金属的香炉之外,或许还有一尊花瓶、一个菊瓣碟、一副青瓷茶具……可惜这些东西太脆弱,脆弱得经不起时间的敲打、岁月的挤压,就连残存的瓷片也难以寻觅。
  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只有诗歌能够证明盛唐确实存在过。当时我就想,这话是不是说得有些过头?现在回味起来,又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宋朝呢?除了宋词,应该就要数这些宋瓷了,而建设一座全国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它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中国有幸,四川有幸。尽管这些器物的原产地并不尽数在此,但因种种机缘,无一不被贴上“遂宁金鱼村宋瓷窖藏”的标签,可以说,遂宁才是最最幸运的。而建设双馆,那是理所当然,又迫在眉睫。
  五
  站在遂宁宋瓷博物馆和图书馆门前,我想到了远在杭州西湖的苏堤和白堤,那是两道颇具文化意义的长堤,两位州官,一为苏东坡,一为白居易,先后在西湖修起一道长堤,却成为后人凭吊诗人的最佳场所,形成政治文明的一道特殊景观。
  苏轼与白居易早已走远,苏堤和白堤还在。由双馆想到双堤,沉思之余,我不禁为这样的联想感到吃惊,好在双堤也罢,双馆也罢,都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任人想象。
  当我从双馆建筑萦绕的光晕中回过神来,便不得不对遂宁文化界人士对于商业的成功运作而深为感叹了。
  究其双馆,原来不过就是一院,不过是由双馆合用罢了。而现在伫立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
  凭谁妙手空空,从何处“搬”来一座宋瓷博物馆?
  看来,这几个读书人还是蛮有办法的。天上宫地处闹市,闹市的地价虽高,可算来算去,还是高不到哪里去。
  建设双馆,没有钱不行。按照数学逻辑,要以一(宫)换二(馆),实在是一种悖论。或许有人会说,博物馆里有的是出土文物,仅金鱼村窖藏宋瓷,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达29件,任何一件出手,都能够建起一幢大厦,可谁也不能这么做。
  如何能够使地价增值?几个读书人以其敏锐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已经有些破旧的天上宫,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一般说来,地价都是随行就市,难以再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有所增长。
  可否先规划后出售?一道闪光的灵感划过脑际。那么,能否在原址规划建设一条“步行街”呢?大家为这一设想激动不已。
  方案报到市里,很快获得通过。最终,原天上宫旧址以天价拍卖成功。
  双馆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十年的梦想终于成真,几个读书人在市里的一个小酒馆里举杯庆贺,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纵观双馆易地而建,凭的不就是读书人的那一点智慧吗?
  写到这里,我真有些不敢相信:偶尔从书本里抬起头的读书人,略加思考,便能从容应对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可事实如此,面对建构精美、气派不凡的双馆,我那点本不该有的疑惑一闪而过,只剩下几许由衷的感佩。
发表于 2010-2-4 18: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咯```沙发咯````  `````

好象都没得人来样```````抢沙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0: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7 14:22 , Processed in 0.05030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