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7|回复: 2

[综合信息] 遂州八记(系列)——糖霜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7: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糖霜谱
作者:唐毅     
                 
  一
                 
  行行重行行,经过一年多的边走边记,《遂州八记》已完成了七篇,这让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当
我把已写的篇目重读一遍之后,就想,接下来我该写什么呢?为此,一连好几天,这个问题在我的脑际挥
之不去。
  有一天,突然听人说到《糖霜谱》,感觉这三个字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而我要展示给读者的,正是一
座城市曾经的辉煌。《中国通史》载:“唐代盛产糖霜,遂宁产最有名,相传为邹和尚所创。”那好,我
就写写《糖霜谱》吧。
  不知道是天缘巧合,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前些日子写卓筒井,那是有关盐业的,写得“汗流涔涔”
。现在却要写糖,不知道会不会写得“甜甜蜜蜜”,而且还要把时间追溯到唐朝。
  记得有人说过,什么事一到了唐朝,就变得复杂,变得富有戏剧意味,变得让人难以捉摸了。
  据说,由于有涪江的滋润,远在唐代,遂宁的涪江两岸就是蔗田万顷,碧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可
是,由于工艺落后,只能靠曝晒提取石蜜,即一种质量很差的砂糖,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时,一位外出云游的僧侣回来了,这位僧侣就是邹和尚。他在遂宁城北一个名叫伞山(后来又名通
泉山、伞峰山)的地方结庐而居,在云游学得的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糖霜。
  也许很多人想不明白,一位僧侣,本应与青灯黄卷为伴,或者念经坐禅,而他除了礼佛,还对一门专
业技术情有独钟,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务正业”。
  他是僧侣,但又有那么一点像隐士。对他的这种“双重身份”,我至今尤有一些疑惑。
  是的,他的选择未必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其实也不需要有多少人理解。好在周围百姓不管那么多,这
送到家门前的善缘还是要结的,瓜果长成,新玉米出来了,就顺便给那位孤独的僧侣送一点去吧。
  如果茅庐之中还有一尊菩萨塑像,也不妨上一炷香,另奉少许“随喜功德”。
  僧侣粗茶淡饭,偶尔去山下的城市采购回来一些日常用品,又一头扎进他的研究之中去了。
  山上风大,空气里浮着淡淡的甘味,和着香烛之香,很好闻。既有佛家的清平和谐,又多了几许“人
间烟火”的味道。对于一位外出云游还要留意制糖技术的僧侣,我为他那种务实的精神感动。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一位以其俗家姓氏名之《中国通史》的僧侣,便否定他在佛学方面的造诣。
唐朝是一个佛教兴旺的朝代,佛学界的知名人士不少,如玄奘。
  也许,发明前所未有的糖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修行,而且是功德无量的修行。我想,禅是不立
文字的,重要的就是过程。正因为如此,作为糖霜的发明者,他留给历史的才会是一个不尽其详的名字。
这恐怕不止是因为时间久远,因为在遂宁,还有一个更为美好的传说。
                 
  二
                 
  在一本地方民间故事集成的读物上,说到糖霜的来历,却与那位僧侣毫无关系。
  相传,唐广德年间,遂宁有许多制作糖果的作坊。在一家糖果作坊里,有个做杂活的姑娘名叫翠姑。
翠姑家里很穷,这年冬天,父亲的咳嗽病又犯了,咳得很厉害。汤药味苦,翠姑想,如果在熬药时加一点
糖就好了。但那时的糖价很高,她没钱,只能想想而已。
  翠姑的心事不知怎么被在作坊做工的李师傅知道了,一天,李师傅趁老板不在,找来一个装过猪油的
小瓦罐,装上糖浆交给了翠姑。可滚烫的糖浆一倒进瓦罐便浮起一层泡沫,翠姑找了一节竹片把泡沫刮去
。一不小心,竹片掉在瓦罐里,她怕烫着手,就没把竹片取出来,忙用手帕把罐口封好。这时,老板远远
地走过来了,她只好顺手把瓦罐放进一堆谷壳里。 瓦罐在谷壳堆里一直放了九天,翠姑才趁天黑收工带
回了家。
  回家解开手帕一看,一罐糖浆竟变成了霜样的一团。她轻轻敲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味道好极了!
  翠姑的父亲自从喝药加了糖霜以后,咳嗽病逐渐好转,后来竟完全好了。翠姑仔细回忆起那天把糖浆
舀进瓦罐的经过,便又找了个小瓦罐,在罐里放了一点猪油。仍按前次的方法,把糖浆舀进瓦罐,去了泡
沫,插上小竹片,封好罐口,放进谷壳堆里。过了九天取出来,糖浆果然又变成亮晶晶的糖霜了!
  糖霜制造技术初露端倪,作为民间故事,讴歌善良、忠孝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当然,糖霜的制造技术不一定会是这么简单,否则,当时的县令也不会向皇上邀功,下令制作上等糖
霜运送到京,并深得皇帝嘉许,传诏将遂宁糖霜列为贡品。
  谁是糖霜真正的发明者,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相比之下,邹和尚创制糖霜有史为证。而翠姑呢,毕
竟只见于民间传说。不过,民间传说有时也代表着一种倾向,即邹和尚在伞山结庐而居研制糖霜的史实,
在当时可能是鲜为人知的。但谁也不甘心把一项本身就是在遂宁,并给遂宁带来巨大荣誉的发明,说成与
遂宁无关,所以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是翠姑在无意间发现了糖霜的制作方法。
  据我所知,中国民间有很多秘方。但我们很难想象,究竟有多少神奇的“独门绝艺”,在一代一代的
延续中悄悄失传了。既然“禅是不立文字的”,僧侣大概不会动笔。那么,谁能够把一经发明就被列为贡
品的遂宁糖霜制作技术整理成文呢?
  没想到,这个在今天看来可能不怎么样的糖霜制作技术,竟然引起了一位学者的注意,这位学者名叫
王灼。而更其让人感叹的是,除了《糖霜谱》的作者大有来历外,《糖霜谱》本身坎坷曲折的经历,说起
来一定会让每一位中国人心里不那么舒畅。
  可是没办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听了心里不那么舒畅还是得说。
                 
  三
                 
  王灼先生的事我一会儿再讲,且先看看中国当时的情况。
  很多人知道一句诗:“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皇帝拥有天下,
宫廷里多的是奇珍异宝。诚然,比如绫罗绸缎啦,古董玉器啦,可能是数不胜数。但由于科学技术落后,
有许多今天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在他们的眼里可就是珍贵无比了。在清朝,一支水笔、一块怀表
,不是也让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高兴得如获至宝吗。
  从这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让心爱的妃子尝到新鲜的荔枝,皇帝是舍得花本钱的,累死多少马
匹都不在乎。看看那“妃子笑”三个字,特别传神。也就是说,见了好吃的东西,心情便格外的好。
  那么,此前从未有过的糖霜送到,皇帝和他身边的一大群女人,面对晶莹剔透的糖霜,先是惊喜交加
,继而叹为观止。
  在宫廷灯火的照耀下,糖霜像琥珀一样透着光芒。能够看见冰一样的糖,当时肯定是龙心大悦。也许
,他会想到,今晚可以拿这个东西去博红颜一笑,哄哄哪位爱吃醋的嫔妃了。
  对了,说了这么久,我一直还没有告诉大家,糖霜究竟是什么。在古代,除了叫做糖霜,也被叫作糖
冰,也就是我们今天食用的冰糖。
  可别说冰糖不值一写,也许就是有了如此心态,王灼撰述的《糖霜谱》才会为外人所夺,以至于我今
天写这篇文章,还不能够一睹它的本来面目。
  现在说说王灼,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这又是一位若隐若现的历史人物。只知道他是遂宁人,生活在宋
代,生卒不详。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王灼喜欢漫游,喜欢作实地考察,在诗词歌赋方面造诣颇深。但他淡
泊功名,无心仕途,后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隐居成都碧鸡坊,从事著述。主要著作有《碧鸡漫志》
、《颐堂词》等,而带给他科学家荣誉称号的论著便是《糖霜谱》。
  我不知道,遂宁糖霜何以有如此魅力,能够把一位长于文学、音乐的学者引向一个相对陌生的科学领
域,是它玲珑剔透、晶莹如玉的外在形象?还是它的不可忽略的药用价值?
  据史料介绍,当时王灼遍访作坊,不耻下问,并亲自实践,对糖霜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及其科学原理
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考察笔记达数百万字。
  在王灼的著述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数《碧鸡漫志》(共五卷)了,该书论述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演变
,考证唐乐曲得名的原因及其与宋词的关系,品评北宋词人的风格与流派,是从音乐方面研究词调的重要
资料,受到其后历代学术界的重视。而《颐堂词》则是他的诗文集,作品内容清新,文词古雅,有其独特
的风格。
  《糖霜谱》共七卷,是我国第一部总结蔗糖制作的专著,详尽记述了当时遂宁生产糖霜全套技术。至
今还被学术界认为是一部“稀有的、完备的、实用的农业兼机械科学技术的专著”。《文献通史》、《四
库全书》及《中国机械工程发展史》等权威论著对王灼的历史地位和《糖霜谱》的科学价值,都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王灼以其在诸多领域的巨大成就,被誉为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成为遂宁的又一骄傲!
  但令人遗憾的是,《糖霜谱》原著已经远离中国,现藏日本国家图书馆,并被其视为珍品。  四
                 
  《糖霜谱》原著怎么会到了日本国家图书馆呢?虽然其所载的技术早已为我们所掌握,但它现在的“
身份”是文物,是一本记载着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典籍,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它的技术含量。
  作为一件中国文物,放在别的地方,总觉得不是一回事,想起来心里就隐隐作痛。就像我写《广陵散
》时表达过的那一种心情:
                 
  过去有多少悦耳的声音
一如广陵散之成绝响
历史曾在这里迷路
所有的细节已无可更改
                 
  广陵散如一轮明月
高高在上 光照云天
可明月常有
而广陵散不会复有啊
                 
  就像这坚硬如铁的新诗
虽经独自吟诵千遍
但如广陵散
识者只有 嵇康或我
                 
  广陵散 已非妙曼的音乐
仅一个理念存世
像曾有的好酒
空余深深的惋惜千盏
                 
  《广陵散》之成绝响,是因为惟一会弹这支曲子的嵇康被杀头了。曲子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最多只
是“惋惜”。而《糖霜谱》虽然远在重洋,但一想起来,就像成天在我们的眼前晃来晃去,那是“遗恨”

  我曾问过文物界的一些朋友,《糖霜谱》怎么会到了日本?回答是清朝,是清朝……便没有更进一步
的说法了。
  清朝,怎么又是清朝!
  但一说到清朝,我们就应该明白了,因为有一个可以把国土拱手送人的政府,再失掉一部《糖霜谱》
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许,当慈禧太后收下一台自鸣钟后,高兴地想,不就是一本“破书”吗,糖霜都有了,还要《糖霜
谱》做什么……一单巨额“交易”,人家竟然只花了一点少少的“时间”。
  很多时候,面对历史的谜团,我们多少有些无奈。《糖霜谱》在中国不见了,整个消失的过程似乎没
有人说得清楚。那好,这一“历史的重任”只好落在我们的小说家身上了,真实的《糖霜谱》,却要依靠
小说的虚构情节完成最终的走向。
  遂宁作家周光宁先生在十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题材,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写过一篇《血溅糖霜谱》。可
惜我至今未能读到这篇小说,只能从“血溅”二字上去做一点揣测。
  小说最后着笔的时代背景,大概是在清朝吧,腐败无能的朝廷和血性刚强的民间力量形成了极大的反
差,这的确是中国晚清政治的一幅真实图景。包藏祸心的倭寇潜入中国盗取稀世珍宝《糖霜谱》,一场文
物保卫战展开了。为此,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把鲜血洒在那些已经泛黄的纸页上。由于朝廷的软弱,
《糖霜谱》最终痛失他手。
  这是不是该篇小说的情节,我不敢肯定。也许,《糖霜谱》真实的失落过程要简单得多,简单得让我
们的想象成了一种浪费。也许,就在某位官员宴请一位东洋客人时,不待人家张口,便主动呈上去了。意
外的收获,对于那个时代的外国人来说,需要的仅仅就是一点运气和洋人的臭架子。
  难道不是吗?想想中国有多少珍贵文物至今仍在异邦“客居”,有的是通过武力劫取,有的是通过偷
运出境,但这都是掠夺,包括我们的《糖霜谱》。
  多少次,我默默念着王灼和翠姑的名字,怀念一位喜欢制糖的僧侣,为一本辗转而去的书。
发表于 2010-2-4 1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咯```沙发咯````  `````

好象都没得人来样```````抢沙发啦````````````


今天小孩子才有空哦``````
转这么多贴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理我
拿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四川论坛

GMT+8, 2024-11-23 23:13 , Processed in 0.05178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