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中的这张亲情互助卡,上面有我们这栋楼能人巧匠的联系方式,只要拨打他们的电话,他们就会上门帮忙……”
昨(26)日上午,船山区凯旋路街道办事处凯东社区的李大妈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她的亲情互助卡。
而在该社区,有15栋楼的居民都有这张卡,他们所住的楼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亲情楼院。
邻帮邻 困难不出单元门
李中云就是凯南一巷13栋的能人,他会维修自行车。
得知他所住的楼被确定为亲情楼院之后,他主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请求将自己的特长印在亲情互助卡上,以便为居民服务。
修车时,同一楼院的人他实行少收费或不收费。他说:“帮人嘛,就是要帮到关键处。
大家住在同一栋楼,就是一种缘分,能帮就帮嘛!”
刘艾宏是凯南一巷的居民,他会水、电维修,自然也是他所在楼栋的能人巧匠,
只要单元楼里哪家的水管、电路出现了问题,他都欣然上门帮忙。
像这样热心助人的能人巧匠在凯东社区有许多,他们中有会驾驶的、有搞建筑的、有会修理的……
只要邻里有难处,他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用他们的话说:“人活在世,哪个不遇到一点难处,
邻居一场,算前世修来的缘分,能帮就帮,要让邻居的困难不出单元楼。”
亲情楼院 亲如一家人
在凯东社区,记者发现好几栋楼的墙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一块蓝色的告示牌,上面有着“亲情楼院、党员示范”等字样,
还有一些姓名及特长。据凯东社区党支书记胡玉华介绍,有这种蓝色告示牌的楼院就是亲情楼院,
住在亲情楼院的人就像一家人,大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在亲情楼院标志牌上公示的有特长的人都是住在这栋楼的居民,之所以将他们的特长公示出来,就是方便居民熟悉所住楼院邻里的特长。
为方便居民们能及时联系楼院里的能人巧匠,社区还专门印制了亲情互助卡,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
胡玉华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他们就开始构想在社区打造亲情楼院,随后在一系列摸索中,
他们发现让住在楼院的人相互帮助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于是,从最初挂牌的10个亲情楼院发展到现在的15个亲情楼院,
这样,居民的很多实际困难不出楼院就能得到解决。在胡玉华眼里,社区居民都是善良的人,当社区居民何玉生病时,
邻里就主动上门送鸡汤、嘘寒问暖,单元楼里的居民互帮互助,到社区居民互帮互助,整个社区就是“一家人”。
(实习生 唐月香 记者 徐金华)